熱點時評
公務員考試申論:用問責機制框住“新形式主義”苗頭
http://m.7ozkvabd.cn 2014-01-23 來源:山東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
歲末年初,各地交出“限建樓堂館所”、“清退超標辦公樓”的成績單。不過,一些地區(qū)“整改行動”,卻變成了一項糊弄上級檢查的“隔斷工程”,領導超標的辦公室打上了隔斷,或者做“接待室”,或者干脆成了“儲藏室”,仍屬領導專用。有專家指出,要警惕有地方走“形式主義”。(1月22日 《新京報》)
這場領導人帶頭“動了真格”的“限建”、“清退”行動,取得了不錯的效果,但也暴露出一些新的問題。部分地方在開展反“四風”行動時流于形式,不深入、不徹底,不傷筋動骨,甚至“明修棧道,暗渡陳倉”,出現(xiàn)了一些新的形式主義苗頭。究其實質(zhì),還是因為一些官員不能從思想上、行動上徹底拋掉形式主義,只是換了一副“馬甲”。這也說明,反“四風”活動不僅有必要向深層次開展,還要有必要對新形式主義采取打擊措施。
出現(xiàn)新的形式主義,深層思想根源在于工作觀錯位。在不少官員心中,反“四風”被想象成了一次“運動”:刮一場大風,下一陣急雨,風來草自偃,雨過地皮濕。于是,一些官員就借助于走過場或弄虛作假來迎合上級要求,陷入“新形式主義”的泥坑而不能自拔。雖然在此前的民主生活會上,“政績觀”、“官本位”、“意志消退”、“鋪張浪費”等在各地官員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時被大力批判,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,仍有一些人是說一套、做一套。
部分干部反“四風”成為作秀,表面是主觀主義、功利主義,核心根源是缺少問責機制。倘若沒有干部因走形式主義受處理,倘若沒有干部因此丟官帽,形式主義的市場就會越來越大。因此,必須用求真、務實之風,反擊新形式主義,建立健全權(quán)力制約和監(jiān)督機制,堅定不移推進政治體制改革。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,實現(xiàn)用好的機制選人,選最好的人,讓真抓實干的干部脫穎而出,讓搞“假大空”的干部難以投機。
只有把反“四風”行動制度化、法治化,為全社會反對“四風”提供廣闊的渠道和途徑,淘汰掉那些“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”的“聰明”官員,讓領導干部在作風上、政風上實現(xiàn)切切實實的轉(zhuǎn)變,中央的決策才不會落空,人民才會滿意。

免費學習資源(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)